2025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破萬億
這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第九次發布云計算白皮書。本次白皮書聚焦過去一年多來云計算產業的新發展新變化,總結梳理國內外云計算政策、市場、技術、應用等方面的發展特點,并對未來發展進行展望。

白皮書核心觀點

1. 云計算戰略價值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提升
美國繼“云優先”(Cloud First)、“云敏捷”(Cloud Smart)之后,又出臺多個戰略文件,將云計算應用至相關領域,并明確提出通過云戰略獲取全球優勢。歐洲、亞洲等主要國家紛紛發布國家戰略或計劃,推動云計算在各行業的應用布局,深度挖掘云計算產業價值。我國政策宏觀指引云計算應用創新,地方政府持續推動云計算與實體經濟融合走深。
2. 全球云計算市場穩定增長,我國保持快速發展
根據Gartner統計,2022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為4910億美元,增速19%,預計在大模型、算力等需求刺激下,市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,到2026年全球云計算市場將突破萬億美元。根據中國信通院統計,2022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4550億元,較2021年增長40.91%。相比于全球19%的增速,我國云計算市場仍處于快速發展期,預計2025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將超萬億元。
3. 云計算產業環境日益激烈,新一輪競爭全面開啟
全球各國將云計算看作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關鍵環節。云計算巨頭廠商在全球化布局基礎上,紛紛調整發展重心,并聚焦熱點區域、熱點領域和熱點方向,試圖在市場上搶得先機。
4. 云計算技術不斷推陳出新,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
隨著上云進程持續加深,企業需求逐步向用云轉移,效率、性能、安全等成為用戶關注點,應用現代化、一云多芯、平臺工程、云成本優化、系統穩定性、云原生安全等新技術層出不窮,滿足用戶多樣性場景需求,助力產業數字化升級。
5. 行業上云用云呈階梯狀分布,中小企業成影響上云進程關鍵
從行業應用來看,我國云計算應用已從互聯網拓展至政務、金融、電信、工業、交通、能源等傳統行業,但各行業應用水平參差不齊,應用深度呈現階梯狀分布。從企業規模來看,央國企是發展數字中國的主力軍,而中小企業類型多、數量大,是影響整體上云進程的關鍵。兩類企業在上云用云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特點。
6. 數字應用方式與算力資源供給變革,云計算向數字世界操作系統轉變
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發展,引發數字應用使用方式和算力資源供給的雙向變革。算力資源呈現出計算異構、算網融合的特點,數字應用呈現出分布式、多模態、超大量級的特點,云計算加速向面向大體量分布式應用的體系化、工程化創新的操作系統演進,向下加速催生算力服務新范式,向上定義數字應用新界面。
白皮書目錄
一、全球云計算發展概述
(一)各國加速推進云計算戰略,聚焦云計算賦能行業價值
(二)云市場進入穩定增長階段,行業巨頭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
(三)云計算產業競爭全面升級,云服務商開啟新一輪角逐
二、我國云計算發展概述
(一)國家政策指引云計算創新發展,地方積極推進企業上云用云
(二)云計算市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,運營商引領新一輪市場增長
(三)云計算技術不斷推陳出新,滿足多樣性場景需求助力產業升級
(四)行業上云用云呈階梯狀分布,中小企業成影響上云進程關鍵
三、云計算正向數字世界操作系統轉變
(一)數字應用方式與算力資源供給的變革,推動云計算作用轉變
(二)云計算管理方式不斷革新,向下定義算力資源使用新方式
(三)云計算持續發揮創新孵化效用,向上定義數字應用新界面
四、云計算加速催生算力服務新范式
(一)架構方面,云計算支撐算力服務以數據為中心
(二)功能方面,云計算持續驅動算力服務創新發展
(三)模式方面,云計算重構算力服務供需新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