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培訓機構到底靠不靠譜?一文教會你最佳判斷方法
1、品牌實力很重要
這是最直觀的,也是最容易判斷的一項,大致從這三個角度來衡量:
機構歷程:一家機構沉淀的時間越長,他的教學團隊和體系也會更完善
機構規模:機構規模越大,更正規,實力也會越強,會更看重品牌形象
機構背景:機構獲獎背景也是判斷一家機構好不好的重要標準,一般來說獲得的榮譽越多,則更值得信賴

2、師資力量決定課程質量
雖然說“師傅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”,但“師傅”的實力對“徒弟”的影響往往是巨大的。課程的主講老師不說都是名師,但一定要專業、負責。
大多機構的任課老師,背景都比較雄厚,在技能和教學上都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,但有些機構標注的講師和實際授課的講師并不是一個人,有“掛羊頭賣狗肉”的嫌疑,因此在師資力量上,更要注意全方位考量。
這里給大家總結了比較關鍵的幾點:
工作背景和工作經驗:現在很多機構都打著“理論+實戰”的旗號,但如果講師本身并沒有多少工作經驗,怎能幫助學員提高實戰能力呢。
授課風格:每位講師的授課風格都是不一樣的,講得好不代表能接受他的授課風格,如果你是位零基礎,那么更適合幽默輕松,化繁為簡的風格。
答疑通道:很多企業都開設了答疑通道,但答疑不及時,敷衍甚至錯誤百出的老師,盡量退避三舍。

3、課好才能學好
技術的更新是非常快的,要想使每一名學員都能夠順利就業,課程的設計是否能跟得上企業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。
看課程設置是否合理:大綱里的內容是否完整新穎,時間劃分是否合理,是否考慮到不同基礎的學員,是否符合市場需求,是否經常更新升級等。
看實戰部分是否真實:大綱里設置的實戰項目重要性不亞于理論部分,這也是學員提高能力的主要來源。因此,實戰部分能否學到更多的知識,能否完整系統展示,能否貼合市場需求等都是需要在報名前考慮的。
在此建議大家去騰訊課堂、B站等網站實際試聽真實的課程,了解機構的課程設置和含金量。
4、管得好才靠譜
這里主要包含兩部分,一是每節課后的答疑、作業等,二是整個課程技術后的就業服務。
如果一家機構沒有設置答疑、作業等鞏固環節,那么學習效果一定不會好;
如果一家機構沒有就業服務、簡歷指導等環節,那么就業情況一定不會好。
當然,就就業而言,獲取真實有效的數據來源比較少,還需考慮合作企業、崗位內推、就業增值服務等方面。
最直觀的方法就是詢問真實學員,從往期學員中獲取真實學習場景,這也是評判機構口碑最有效的方法。
大多機構課程設置時長都在四五個月左右,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,如何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,吸收老師講的知識點,光靠老師個人是達不到的,要想達到學習效果,還必須充分利用每一分,每一秒。